2023年度流行色公布
年初,權威色彩機構潘通(Pantone)發(fā)布了2023年流行色——“非凡洋紅”(Viva Magenta 18-1750),這款元氣滿滿的紅色代表了朝氣、自信、勇敢,是否能為2023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活力?
非凡洋紅”出自紅色,其靈感來自于靈感來自世界上最明亮的染料胭脂紅。
在人造洋紅于1859年被發(fā)明之前,從胭脂蟲中提取的染料是該色系最珍貴、最濃烈的天然染料之一。
相比于胭脂紅的強大沖擊能量,“非凡洋紅”更強調個性與活力。
融合紫粉與淺紅的“非凡洋紅”天生就在表達樂觀與開放,從而形成對人們的鼓舞力量。
也是因為疫情陰霾的逐步驅散,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民迫不及待開啟全新的生活,熱烈盼望尋回久違的熱情與狂歡,“非凡洋紅”的色彩本質中無形中也藏著對這一系列積極改變的喝彩。
早在15世紀,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,收到了一份來自阿茲特克帝國的禮物——用胭脂蟲染制的紅色華麗布匹。如此飽和的紅色,讓國王深為贊嘆,他立即寫信給科爾特斯,要他把這種染料帶回歐洲。
從此,這種神秘的紅色染料讓西班牙暴富,并引發(fā)了歐洲的紅色熱潮。
圖片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·卡羅也是洋紅色的忠實擁躉
藝術史上喜歡非凡洋紅的畫家比比皆是,例如畢加索大名鼎鼎的“玫瑰色時期”。
1904年春,畢加索在巴黎蒙馬爾特區(qū)永久地定居下來,隨著他遷居巴黎、與菲爾南德的同居,他的藍色風格時期也宣告結束。
柔和的粉紅色調開始滲透到他的畫布上的單一藍色中去,很快成為他畫布上主要的顏色。
圖片畢加索《雜技演員一家與猴子》1905哥德堡藝術博物館
那種暖洋洋的、嬌滴滴的玫瑰紅色代替了空洞抽象、沉重抑郁的一片藍色。
青春和愛情活生生地出現(xiàn)在畫面上,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。
就這樣,屬于他的“玫瑰色時期”開始了,一個與流浪藝人和雜技演員接軌的世界,于是也有人稱之為“馬戲團風格”。
色彩的力量并非源于色彩本身,而是視覺與心靈的多重反應。畢加索的“玫瑰色”那股力量輕柔且堅定,曖昧的色彩也反映了他沉溺在戀愛的甜蜜之中。
畢加索《紅色背景的小丑》1905柏林國家博物館群貝格魯恩博物館
在漫長的歷史時光中,無論東、西方,紅色都很尊貴,代表神祇、王權、或是權勢地位。
文藝復興的大師們,對紅色的調制都有自己的心得。
西方油畫之父提香則喜歡以紅色打底,再涂上其他顏色,于是油畫中隱約泛著微微的紅潤感,而這種技法也被人稱為“提香紅”。
圖片提香《戴紅帽子的男子》1516
作為威尼斯畫派的代表性人物,提香將紅色推向了西方色彩藝術的另一個巔峰。
提香非常善于處理色彩與光線,用色豐富而明艷,歷經(jīng)幾個世紀,卻依然代表潮流,從未褪色。
在當時,整個意大利只有提香能調出這種紅色。提香紅的出現(xiàn),甚至影響和推動了歐洲藝術史。
圖片提香《西班牙伊莎貝爾皇后》
除此之外,拉斐爾、魯本斯都喜歡用胭脂紅來表現(xiàn)畫面的豐富層次。
拉斐爾熟練駕馭人物的姿態(tài)和色彩的變化,對紅色與藍色的運用,達到了暖色和冷色相互平衡,同時配上暖色系,使得畫面充滿一種寧靜莊嚴感。
圖片拉斐爾《教皇朱利歐二世》1512收藏于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
拉斐爾的畫都以“秀美”著稱,畫作中的人物清秀,場景祥和。
他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的技法中擷取養(yǎng)分,運用獨愛的一抹紅色,幻化出柔和、圓潤、飽滿的調和之美。
圖片拉斐爾《寓言》1504收藏于英國國家美術館
拉斐爾的圣母系列作品,更是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。
他以世俗化的手法,將傳統(tǒng)的宗教題材描繪成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理想美,稱頌一般人類線性的光輝,洋溢著幸福與歡愉,更加體現(xiàn)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。
圖片拉斐爾《草地上的圣母》1505收藏于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
拉斐爾的藝術被后世稱為“古典主義”,不僅啟發(fā)了巴洛克風格,也對17世紀法國的古典學派產(chǎn)生深遠影響。
圖片拉斐爾《嘉拉提亞的凱旋》1512-1514收藏于意大利羅馬法列及那宮
巴洛克繪畫風格,有著明暗強烈對比、色彩飽滿、裝飾華麗,情感奔放熱烈,充滿動感,胭脂紅是他們最完美的紅色之選。
圖片魯本斯《伊莎貝拉·勃蘭特》烏菲齊畫廊
作為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,魯本斯的繪畫筆法灑脫自如、整體感強,將文藝復興藝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,與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(tǒng)結合起來,獨特的胭脂紅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贊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、色彩豐富、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。
魯本斯終其一生在歐洲藝壇盛譽不衰,各種規(guī)格的委托從意大利、西班牙、法國、英國、德國和他的家鄉(xiāng)尼德蘭南部紛至沓來。
圖片魯本斯《參孫和黛利拉》
中國的莫迪利阿尼”常玉先生,一生堅持我行我素,追求精神自由。
他總是以孩子心性作畫,不講“常理”,而是隨興所至,畫他的好惡、畫他的心情。
圖片常玉作品
繪畫對常玉而言是一種情感的自然發(fā)泄,他作品里的胭脂紅,如同常玉本人,出生富貴,風流浪子,畫中總是透出溫暖華麗、繽紛快樂。
他愛畫女人,她們都擁有婀娜的身姿,優(yōu)美的體態(tài),身形豐腴卻毫不艷俗,更多的是靈動與自然。
一抹胭脂色,明晃晃地顯現(xiàn)出他精神上的心神蕩漾、自由與快樂。
圖片常玉《人體速寫》
從富家公子到巴黎漂泊者,他是把胭脂色畫得最美的中國藝術家。
從繪畫到藝術媒介的創(chuàng)新,在霓虹燈裝置藝術中,由于強烈的對比度,“非凡洋紅”是最常見的色彩之一,曖昧的紅色幽光的似乎在傳遞一封封藝術家送給世人的情書。
圖片翠西·艾敏,被稱為藝術界的“壞女孩”,沒有人比她更懂得愛的屈辱、不公,也沒有人比她更渴慕愛的人生和歲月
霓虹燈裝置系列是翠西·艾敏藝術中最具觀賞性的作品,她將自己手寫的文字利用霓虹燈的形式表現(xiàn)出來,這些文字的內(nèi)容則展現(xiàn)出她豐富而脆弱的內(nèi)心世界。
翠西·艾敏早期的霓虹燈系列作品更多地具有侵略性意味,而后期的作品則更多地表現(xiàn)出溫和愛、美麗和一種積極的情緒。
愛的訊息就如同被一只無形的手慢慢地書寫出來,柔和的電子光芒逐漸幻化為強烈的洋紅色。
霓虹燈裝置系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翠西·艾敏,這個作品中,她不再是頹廢的、迷茫的和消極的,而是以一種積極的態(tài)度看待人生和世界。
每一年開年的潘通流行色都是一種新生時尚的“開場白”。
在時裝、美妝、家居也能看到“非凡洋紅”的身影,只要這抹色彩映入眼簾,就能感受到溢出屏幕的令人興奮的表達,還能讓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溫暖和善意。
非凡洋紅是勇敢和無畏的,是一種脈動的顏色,它的繁榮促進了樂觀與慶祝,如同就像冬日傍晚最濃烈的晚霞,雖然明艷熱情卻不凌厲,叛逆大膽中帶一點溫柔。
品詳見(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)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Bi11WJ2iDnqKNwJ3obHjQ
